description
图片描述

胡景瑊(1917-1987)

1917年4月7日出生于温州城区。
父亲胡同颖,日本留学生,曾在之江大学和同济大学任教。

  胡景瑊(1917-1987),191747出生于温州城区。父亲胡同颖,日本留学生,曾在之江大学和同济大学任教。母亲姚平子,为1924年成立的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员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之一。曾任温州第一女子高等学校校长、籀园图书馆馆长。

  1930年秋,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初中部。该学校后来改名为温州中学。胡景瑊在这里渡过了他的中学时代。1934年他担任温州中学学生自治会学术股长,同年5月,组织“野火读书会”,其中很多会员成为了一二·九运动与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骨干。12月,一二·九运动传到温州,温州学生积极响应并成立了温州学生联合救国会,胡景瑊就是该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19378月,浙南地区成立了影响最大的抗日救亡团体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成立。胡景瑊为发起人之一,并任副总干事,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94月,胡景瑊任永嘉县委宣传部长兼青年部长。5月,中共浙南特别区代表大会在平阳基本地区凤卧乡冠尖和玉青岩召开。胡景瑊作为永嘉选出的代表参加会议。

 1942年中共浙江省委于2月被国民党特务破坏,省委书记刘英被捕,浙南特委作出重大的组织调整,将当时永嘉县瓯江以北部分(俗称西楠溪)划出,成立瓯北县委,并任命胡景瑊为县委书记。经过几年的艰苦经营,胡景瑊使西楠溪地区成为巩固的基本地区。

1944年,胡景瑊组织了抗丁队,并在此基础上扩大为民兵组织,民兵组织迅速发展到青田、黄岩、仙居、缙云与瓯北边界,组织较严密、战斗力较强的有10支队伍,其中瓯北县委经常活动的屿北地区民兵40多人。9月,温州第三次沦陷,日本侵略军有久踞之势,瓯北县委作好发动抗日游击战争的准备,即在民兵的基础上成立了抗日游击队。

19453月,为了统一瓯江北岸党和部队的领导,浙南特委决定成立瓯北中心县委,任胡景瑊为书记。统一领导瓯北、乐清、玉环地区党组织。同时,浙南特委还决定将乐清、瓯北两县抗日游击队合编为永乐人民抗日游击自卫总队,余龙贵为总队长,胡景城为政治委员,邱清华为政治部主任。

 194611月,胡景瑊任浙南特委宣传部部长。从此,他成为特委书记龙跃的主要助手,参与解放战争时期浙南游击根据地的重大决策。

 194751,胡景瑊主持创办浙南特委机关报《时事周报》,次年71日改名为《浙南周报》。这就是解放以后温州地委温州市委机关报的前身。

 1948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在瑞安板寮村成立,胡景瑊任政治部主任。

 194951,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代表团与叶芳谈判代表团在温州郊区郭溪岭头景德寺谈判,签订叶芳起义、解放温州城的协议,胡景瑊为纵队代表团的首席全权代表。54  双方谈判代表再次谈判,根据51协议精神,拟定接管温州等有关事项。

194957,温州城解放。826,中共温州市委成立,胡景瑊任宣传部部长。同时还成立了温州市人民政府,胡景瑊为首任市长,曾绍文为副市长。在温州漫长的历史上,温州第一次称市,第一次成立市人民政府。

温州解放后第二年的8月,胡景瑊被调离温州,赴杭州参加工作。直到72年才调回温州,874月于杭州病逝。(出自《胡景瑊文集》)